
掌握推荐是一种美德
了解推荐,是一种美德。假如一个孩子不会推荐,即使守着大堆的玩具和美食,他也是孤单的,是不开心的。所以引导孩子掌握推荐是尤为重要的。不过,推荐需要打造在尊重孩子支配自己物品权利的基础上。
不会尊重孩子的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
不少父母常常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掌握推荐,但不会尊重孩子“支配自己物品”的权利,结果是父母越“教育”孩子推荐,孩子就越是不想和其他人推荐。孩子其实是很想和其他人推荐的,大大家若不会孩子的心理,总是“好心办坏事”。周周4岁的时候,早上外出玩,姥姥拿了一些周周的糖果揣到兜里,说是要带给小朋友吃。周周不乐意地说:“我不要给别的小朋友吃。”姥姥说:“别的小朋友都拿过糖果给你吃的呀,你也要和其他人推荐嘛。”周周执拗地说:“就是不要给其他人吃!”姥姥生气地对我说:“这孩子不会推荐。”听到这句话,周周委屈地哭了起来,边哭边说:“就是不想给小朋友吃!”姥姥恼火地把糖果塞了回去。
尊重孩子的选择
“不会推荐”,这个帽子扣得有点大,有一棒子打死之嫌。如此来评价一贯慷慨大方的周周是不客观、不公允的,这是姥姥有情绪时的表现——情绪不好时,她评价其他人或事都会带上主观偏见,这在教育孩子上面是个要命的弱点。我了解周周平常非常乐意和其他人推荐,这一次表示不想推荐,是由于姥姥从头至尾没征询过她的建议,而是自作倡导把她的糖果带上欲分给别的小朋友。周周感觉姥姥如此做没尊重她“支配自己物品”的权利,所以她表示反对。
孩子有权支配我们的物品
孩子只有拥有了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之后,才会发自内心地乐意跟其他人推荐。孩子有权支配是他的物品,需不需要和其他人推荐得由他决定。假如孩子不想和其他人推荐我们的物品,大家不可以劝说或者暗示孩子,更不可以强迫孩子。
引导孩子掌握推荐
那大家如何引导孩子掌握推荐呢?关于“推荐”,我给周周的规则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规则:对我们的物品有支配的权利,其他人的物品要经允许后才能拿,公共的物品先到先得,后来者等待。在2岁以前,周周是不会推荐的,由于那时她还没“你的”“我的”“其他人的”定义,只须是她喜欢的东西,她都觉得她可以拿。那时候,只须其他人碰她喜欢的东西,她就会跑过去推开其他人,大声尖叫以示抗议!
大家家的东西都得厘清权属,哪样是周周的,哪样是父亲的,哪样是母亲的,哪样是公共的。我们的东西由自己做主支配,大家都不可以干预;公共的东西按先后顺序轮流用。但凡是周周的物品,譬如衣服、书、玩具、食物、颜料、笔等,都由周周支配,大家从来不擅作倡导将她的物品借给或者送给其他人。假如小朋友想借用周周的物品,来征求大家的建议,大家就对小朋友说,这个是周周的,你得问她。假如她不想推荐,大家尊重她的决定,不会劝说或暗示她与其他人推荐。
经过多年的察看,我发现被强迫推荐的孩子也会强迫其他人与他推荐。那些喜欢抢夺其他人物品的孩子,大部分过去被大人强迫和其他人推荐过。那些被成人冠以“小气”之名的孩子,特别是被强迫推荐的孩子,可能有一纯真无邪的会变得小气,彻头彻尾不想推荐了。
孩子的推荐应该打造在尊重他们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的基础上,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真的乐意推荐的孩子。